据省民政厅最新数据显示,全省火化率逐年上升,2020年底,全省平均火化率为54.89%,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4.09个百分点。全省投入使用殡仪馆111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5551个、经营性公墓86个。
全省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6.7亿元,州市县级财政投入约60亿元,补助94个殡仪馆新建、改扩建和设施设备改造(购置),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660个。
省级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火化兜底保障,对农村特困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死亡后火化一次性补助1000元。全省72.1%的县(市、区)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69%的县(市、区)将惠民政策扩大到全体居民。
“十三五”以来,我省不断加强殡葬服务管理,合力整治违规开发建设公墓,违规销售超标墓穴,违规建设大墓、豪华墓、活人墓,炒买炒卖墓穴或骨灰格位,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监管,遏制丧葬服务暴利行为,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
2018至2020年,我省连续三年开展大墓、豪华墓、活人墓以及“散埋乱葬”等违建墓地专项摸排和整治工作,全省基本实现“三沿六区”(公路、铁路、河道沿线,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住宅区和开发区、坝区)可视范围内无活人墓的整治目标。
2017年11月以来,我省积极向民政部申报殡葬信息化试点。目前,我省建成了基于全国殡葬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开发最全、上线率最高、实用性最强的省级殡葬信息化系统平台。
全省民政部门及殡仪馆、经营性公墓使用系统办理业务,省民政厅通过系统进行经营性公墓审批、年检以及核发“四证”,并定期向民政部金民工程、省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好差评”系统平台等推送数据,县(市、区)民政部门通过系统办理遗体异地运输审批等。
现在,全省正在积极推行基于殡葬信息化系统乡镇(街道)、村(社区)APP软件,努力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促进全省殡葬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下一步,我省将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制度,补齐殡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优化殡葬服务供给。建立健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殡葬领域执法监管。继续深入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