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玉溪通海四街镇有一个常氏宗祠,这个宗祠可不简单,这个常氏宗祠是纪念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而建,宗祠建于清朝年间,是清代皇帝下旨,奉命常遇春在云南的后人修建的。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纪念常遇春的宗祠。现在已被列入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古建筑,同时也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后面归顺于朱元璋,能言善战,常遇春自称将敌十万,后面军队里都称他“常十万”,一生征战四方,为统一大明王朝做出了贡献,功高盖主,被封为开平王,地位仅此于徐达。
为什么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而纪念常玉春的宗祠会建在云南,这个事情得从一段历史说起,据史料记载《明史.常遇春传》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当了太子妃,并且育有两子,后面由于常遇春英年早逝,朱标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封常遇春之子长升改封开国公、练军加太子太保,后面由于燕王朱棣叛变,进攻南京,长升战死、长升的儿子常继宗逃回老家,带着全家逃到云南玉溪通海定居,朱棣夺取了大名王朝之后,在永乐弘治年间又给了常遇春在通海的后代人平反昭雪,部分人常家人返回京城为官,剩余的后代就定居通海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后来常氏族人在云南逐步扩大,历代人才辈出,成为当地一个名门望族。
大明王朝历经250年的历史之后逐渐衰落,满清入关统治了中国,为了遵奉这位明朝战功赫赫的将军,清雍正年间遵皇帝诏谕常家后人,集资修建常氏祠堂纪念开平王常遇春的祠堂,祠堂建于雍正11年,距朱棣当皇帝已经过去331年,后来乾隆16年乾隆皇帝亲笔御提“勇动风云”颁诏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开平王庙已于1954年毁于洪水,目前通海常氏祠堂应该中国仅存一座祭祀常遇春唯一的家庙。
通海常氏祠堂,为三进大院,两进小院,在六十年代曾大多数石雕、木雕、塑像被毁,大部分建筑,譬如大门牌楼就是清代建筑,其他建筑为近年来常氏族人集资复建,今天的常氏宗祠已经还原了原来的模样,成为常氏族人祭祖商议宗族大事的地方,平常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同时也是常氏族人棋牌娱乐的地方。
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在里面打牌下棋,玩的不亦乐乎,祠堂也对常遇春一生征战疆场的功绩进行了图片展览,也是了解开平王一生的历史,大门牌楼有朱元璋亲笔题写匾额“功冠有明”宗祠不见了往日的富丽堂皇,但是规模也不小,里面有很多碑文从清代到近几十年的,是记录这位明朝功名显赫的大将军以及常氏族人迁徙的重要史料和考察证据,有重要价值,如果你对明朝这位将军的故事与经历,感兴趣可以来此参观游览,每天开放时间上午十点三十分至下午三点三十分,千万别错过时间。
你了解明开平王常玉春的故事吗?这座清代皇帝亲自下诏修建的宗祠,了解明朝战争事迹有一定重要意义,欢迎你留言发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