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国家鼓励类产业优惠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投资促进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云南省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优惠政策的相关情况,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介绍,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修订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以下简称《目录》),这是自2014年发布实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后,国家根据西部地区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修订,既体现国家支持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导向,又照顾西部不同地区的差异,必将有力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竞争力。
一、此次《目录》修订涉及云南鼓励类产业的变化特点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包括两大类三个文件:第一类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第二类是《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此次修订,云南新增鼓励类产业从原来的33类扩增到47类,其中新增26类、删除12类、保留和调整20类。总的来看,新修订的《目录》涉及云南新增鼓励类产业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新增有色金属产业开发及精深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装备制造、滇中锂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链发展,继续保留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等,都是用全产业链的思维来鼓励、引导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更加突出我省绿色资源优势。此次修订,我省新增了中西部地区唯一以“绿色铝产业”“绿色硅产业”生产、精深加工及其应用的全产业链提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云南绿色发展的重视,也为我省依托绿色能源优势打造绿色制造强省提供了政策机遇。
三是更加突出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针对云南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本省情,增加了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食品深加工、民族药研发生产,以及边境贸易、跨境电商等,更加有利于我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此次修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云南打造绿色制造强省、建设“中国铝谷”和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国家石油炼化基地的政策支持导向,必将助力云南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